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女频小说>念奴娇:爱上你,我的罪> 第237章黄豆神转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7章黄豆神转化(1 / 1)

古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父亲身上余毒未清,身体虚弱,不能吃太补的东西。

这西北大漠之上,军队里的吃食除了面饼就是羊肉之类的肉食,吃多了难免会嘴苦。

我去了伙房,看看有什么食材,准备做点吃食给他换换口味。

有黄豆!

伙夫长也是个人才,听了我的要求后,迅速地跑去找弄来了石磨。

黄豆的吃法千变万化,老百姓的智慧在黄豆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在久远的年代里,老百姓生活不富裕,没有太多肉类可吃,廉价的黄豆正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

然而,人不能直接食用太多黄豆,因为它被吸收后,会产生大量气体,令身体不适。

那么

怎么既可以摄取黄豆的丰富营养,而又不会令身体不舒服呢?

这是一种转化的智慧。

透过这转化,先人们把黄豆变成另一些有价值的食物。

将黄豆泡涨、磨碎,通过混入清水,便煮成豆浆。

喝豆浆不单能吸收黄豆的营养价值,亦能避免身体因产生大量气体产生的不适。

历史上有个淮南王,名叫刘安。传说他的母亲生病了,他就是用豆浆把母亲的病给治好的。

刘安好道,一直琢磨怎么就能长生不老,他不惜重金招纳数千方术之士,在八,公山上谈仙论道,著书炼丹。

说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炼丹师不仅能发明火药,还能发明豆腐。

他们用山中的清泉水磨制豆汁,又

用豆汁培育丹苗,不料仙丹没有炼成,倒是豆汁和石膏、盐起了反应,形成鲜嫩绵滑的东西。

有人大着胆子尝了一些,美味可口。

刘安听说后,与方士们又进一步反复试验,终于使其凝固到一块,他们给这种东西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菽乳,后来改称“豆腐”。

从此,豆腐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刘安也就无意中成为豆腐的老祖宗了。

点嫩了,是豆腐脑,老一点成豆花儿。

再老一点,那就是老豆腐。

还要老?做成豆干好了。

放久了,发酵了,就成了毛豆腐。

放臭了,就成了臭豆腐。

反正怎么做都对,不浪费。

不仅如此,豆浆面上凝结的薄皮撩起晾干,就是豆

腐皮,也叫做油皮、腐竹,用来烹饪各种菜肴。

把豆腐压紧成型,就是豆腐干;压得更紧更薄的是东北的干豆腐、南方的千张。

将黄豆晒干,透过加工制成豉油,成为调味料,这是老智慧极致的体现。

豆腐放进冰里冷冻,做成冻豆腐,这是北方人的智慧。水份冻结成冰,在豆腐内部撑出一个个密集的小孔,解冻之后,再放进浓汤之中煮熟,冻豆腐像海绵一样吸满汤汁,超级入味,又富有嚼劲。

豆腐炖烫最合适了,炖上两个时辰,豆腐上都是蜂窝状的小孔,每一滴汤汁的味道都渗透了豆腐里面。

咬一口,哇,感觉都有汤汁会射进嘴巴里,甭提多鲜美。

生病的人吃这个

最是对胃口。

小时候我生病了嘴巴苦,母亲都会给我用老豆腐炖汤,就上米饭能吃上两大碗。

“汤来了!”我边说话边端着汤走进营帐里。

父亲端起汤碗,把汤一口气喝光,一股温热的气流散到身体各处,全身上下说不出的舒坦。

我满心欢喜,问父亲:“爹爹,味道怎么样?”

父亲微微一笑,点点头说:“我女儿做的,自然是顶好的。”

他拍拍椅面,招呼我坐下:“汤已经喝过,你坐下来,我们父女俩好好聊聊。”

我从善如流,坐到了他旁边:“是,爹爹。”

刚坐稳,父亲淡淡地开口道:“嫣儿,你之前说的那个为你赎身的贵人,就是程池吧?”

我讶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