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喜唐> 第72章 都是一场场血腥的交易罢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2章 都是一场场血腥的交易罢了(1 / 2)

蜀王要进宫,才关闭的三道正门再次打开。

四个健壮的内侍像鬼一样出现在李恪身边,把李恪请上肩舆扛起来就跑,这是宫门关了之后面见陛下的规矩。

这四个内侍既是仆役,也是监视者。

太极宫里的李二刚看完辽东的折子,辽东那边的情况很不好,百济蠢蠢欲动的暗中联络黑水周边的部族。

高句丽也在肃清边野高筑城池,吐谷浑的灭亡让辽东所有的部族感受到了大唐的恐怖。

也正因为吐谷浑的灭亡,加快了辽东各部族的快速融合,部族越来越少,出现的部族也越来越大,力量也越来越强。

他们要做什么李二心里比任何人都明白,看了一眼地图上的高句丽,仰头喝干了剩下的半碗药膳,李二揉了揉额头。

孙神仙开的药喝了五六年了,别说还真有效,头疼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而且也没有那么疼了。

就在这时候剪刀快步走了过来,低声道:“陛下蜀王求见,估摸着现在已经过了承天门,再有片刻就到了!”

李二闻言宠溺的笑骂道:“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挑这个节骨眼上来,算了,剪刀你让人去准备点吃的。

然后再派人把杨妃请来,这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估摸着也不愿意久待,索性一并把要见的人见完。”

剪刀连忙道:“陛下,太子从西域送来的波棱菜种子长出很多波棱菜,第一茬种子已经收集完了。

如今还剩下一些苗苗,应该是不长了,不如让尚食局给您和杨妃还有蜀王做一碗绿绿的波棱菜面?”

李二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赶紧道:“少摘点波棱菜,不要连根拔起,对了,收集的种子种了没?找人照看了没?”

剪刀笑道:“陛下安心,奴亲自看着,新的种子已经种下了,半亩地呢,等今年入秋了就会更多。

而且这波棱菜耐寒,只要照顾的好,不出三年就能种好多,到时候把上林苑的空地全部都种上。”

李二点了点头:“去忙吧,记得啊,面食煮硬点别沱了,老三他打小就喜欢吃硬点的东西,快去吧!”

剪刀笑着离开,蜀王来了,陛下心情就很好,陛下心情好,自己这些做奴才的心里才踏实,干活才有劲......

李恪如今是越长越俊,越长越像李二。

不光容貌上,坐在那儿的气度也很像,尤其是闭目不言的那个样子,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

几个内侍只敢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的看。

“殿下太极宫到了,陛下在偏殿的书房内,您直接去就行!”

李恪从肩舆一跃而下,惹得几个内侍心惊不已,生怕蜀王殿下摔着,李恪看着高大的太极宫轻声道:

“你们四个里今日谁当值?”

“回殿下,是小的!”

李恪解下佩剑,抛给了这名内侍,淡淡道:“我一会儿出来找你来取!”

“喏!”

李恪深吸了一口气,朝着宫里面跑去,李二笑盈盈的看着李恪,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这么多的儿子里面,除了太子李承乾,蜀王李恪的气度是最让李二喜欢的。

见李恪在朝着自己行礼,李二笑着招了招手,故作不悦道:

“算了,一家人没有这么多的俗礼,过来吧!”

李恪笑了笑快步走到李二身边,轻声道:“父皇说笑了,虽是一家人,长幼尊卑之礼还是要有的。

儿臣给父皇行礼是孝道,不是什么俗礼,父皇这话要是传了出去,儿臣估计就不得安生了!”

李二笑了笑:“是为赤海盐池一事而来?”

李恪点了点头:“父皇神机妙算,孩儿正是为赤海盐池一事而来!”

李二眯着眼睛想了想,轻声道:“这么说来你也收到宜寿侯的信,这么说来也就和我这边对的上了。

宜寿侯此次军功非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回到长安后能成为县公,可是他给我的信中所言,他不要军功,就要赤海以及赤海城,当真大气魄!”

李恪有些不明白父皇是在夸颜白还是在说反话,闻言赶紧道:“父皇,说是归于书院,归于书院的所有学子。”

李二叹了口气:“我知道,其实这不过是变个说法而已,最后还是归于皇室,这东西也只能归于皇室,如果被某一家拿走,不出三年,西域就不是朝廷说的算了!”

李恪不知道该怎么说,想说,又怕说错,把好好的一件事变成了坏事。

李二看着李恪点了点头:“我知道,我也知道他是想让书院能一直的走下去,皇室拿大头,书院拿小头。

然后颜白可以接着这小头,悄无声息的把书院做成他心目中的样子,一个门生遍布,谁也撼动不了的圣地。

可恪儿,你知道嘛?

这天底下来钱最快的一是战争,二就是贩盐。

这中间的利润太大了,这就是为什么朝廷三令五申之下还有人敢偷偷地贩盐,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