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喜唐> 第141章 步入正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1章 步入正轨(1 / 2)

有了这些员外的配合,山民的安置工作就变得简单的多了。

他们对泉州员外的信任多过对泉州衙门的信任,虽然这个信任藕断丝连,但总算能搭得上话,能够准确的把颜白的安排传达到位。

传达到位之后就是下通牒,通牒时间一到,没有下山的全部以山匪论处,山民们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力量在这群人面前不值得一提。

不知道用了多少的砍刀砍在这群人身上的盔甲上只能留下一条细长的白色痕迹。

陷阱没有丝毫的作用,这群盔甲人不会贸然冲上山,他们会先放火,然后堵在必经的路口处,他们十个人就能完完全全的碾压一个百十人的山人部落。

杀戮当然不是永久之法。

这时候,佛道两门的信徒之战开始了,那些和尚道士开始走到山民里面去,他们开始宣扬教义,开始劝山民下山。

在颜白建城的这三个多月里,总有枯瘦如柴的高僧,坐着一叶扁舟从海洋里面突然出现,不久,数十艘民船也紧随其后而来。

赵森林等书院学子忙的脚不沾地。

僧人也好,真人也罢。

只要到了泉州必须登记,必须领取象征身份的木牌,县公说了,没有这玩意,一律当作妖人处理。

不管是做什么的,先砍了再说。

一群群的僧人从船上下来,短暂的休息后走到深山里。

深山老林的山人,对主动走到自己面前的和尚还有道士都很尊敬,听着他们讲道义,讲轮回,讲孽缘,山人只觉得自己的命是真的苦。

山人多愚昧,最信鬼神一说,也最容易被蛊惑。

颜白可以看不起任何人,但觉得不能忽视这些高僧还有真人,他们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后世里一本经书让中东乱成了一锅粥,可想而知被蛊惑的人做起恶事来该有多恐怖,所以泉州这块地,无论什么门派来了都必须接受监管。

然后纳税,而且是重税,考虑到目前的条件会有些艰苦,颜白给了个优待,近三年这个税可以用药草代替。

袁天罡想讲条件,颜白只说了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袁天罡知道此刻自己面前的颜白不是颜白,而是朝廷的官员。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一切都顺风顺水,也有山人本能的觉得不好,他们认为这些真人和僧人在慢慢的吞噬他们在族人中的力量。

聪明的族长用蛇神的力量告诉族人不能下山,说这些人都是没安好心的坏人,并且暴力驱赶这些道士和尚。

这些道士和尚也不恼,脸上永远带着淡淡且真诚的笑意,永远的充满了飘飘欲仙的气度站起身,骈指如剑,朝着虚空一指,嘴里念念有词。

最后指着远处的一处荒野,大喝一声:

“吾受雷公之炁,电母之威,以除身中万病,百姓同得以治形。令吾得使五行之将,六甲之兵,斩断百邪,驱灭万精。急急如律令,雷来!”

轰隆隆一声巨响,远处那块巨大的圆石从山巅滚到下面的沟壑里。

听着耳边传来阵阵的回响,看着石缝里面的蛇不要命的往外逃离,山民惊呆了,这样如神灵般的力量是他们没有见到过的。

聪明的族长说这是巧合,他说山巅多雷罚是自古常有之事。

直到道长再次骈指如剑,熟悉的咒语声响起,眼前的蛇神庙在他眼前轰的一声倒塌,众人惊恐的跪倒在地,聪明的族长瘫软在地。

“神灵说你们最好的活路在山下,快去吧,快去吧,晚了就没了……”

这时那些带着悲天悯人笑容的道人和僧人离开了,轻轻说完这句话就离开了,在他们走后有山人忍不住偷偷的下了山。

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山下如今正在盖房子,只要愿意按手印,你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子,纸张上写着什么他们不在乎。

就在乎有没有房子。

在泉州员外、衙门,以及道士和僧人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山人下山来,衙门的衙役整天用着谁也听不懂的话到处呼喊。

意思很简单,如果能让山里的亲人或是朋友下山并帮他们落户,拉来一个人衙门奖励十斤粮食,铁器一柄,银钱三百,概不封顶。

颜白让山里的泉州人愿意下山,甚至把后世听说的传销方法都用上了,不同的是只要拉下来了,承诺的奖励颜白是立刻兑现。

为了让这些人觉得朝廷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颜白下令今后泉州城内朝廷五年不收税,还送种植的种子。

但五年后会收,收多少还没有定,百姓看的不是那么远,既然五年不收税,那就跟着衙门一起待五年。

五年后如果收税,那就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赋税过重那就再上山。

以前都是这么做的,只不过那时候是免税二年,也不免费送种子。

后来听说外面在打仗,那个还不错的县令不知道怎么就死了,听说是被某个寮人村落的首领给抹了脖子。

自那后,衙门的报复来了,大家就又躲到山里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泉州到处在冒烟,开荒山最简单的就是先用大火烧一遍,这里没有放火烧山牢底坐穿的说法。

这里你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