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武侠修真>剑来> 第1109章 关门弟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9章 关门弟子(1 / 5)

陈平安刚好取出养剑葫,吕喦也摘下了腰间那枚葫芦瓢,对视一笑,大概这就是白也诗篇所谓的山中与幽人,对酌山开。

吕喦仰头灌了一口自酿酒水,“你可知道,骊珠洞天这些山脉诸峰的由来?”

陈平安点头道:“崔东山曾经说过些内幕,西边群山,总计六十二座山头,大半是古蜀地界的山峰迁徙而来,拼凑而成,有据可查的有四十多个,我猜测是三山九侯先生的手笔,以后看看有无机会当面询问。但是像我们脚下的落魄山,魏檗那边的披云山,还有那座拥有斩龙台的山头,都比较古怪,没有任何文字记录,后者被大骊户部秘档记录为甲六山,于春徽年间封禁,按照我们这边的土话俗称为龙脊山,半山腰处有大片斩龙崖石,来历神秘,可能知晓真正根脚的,就只有昔年药铺后院的杨爷爷了。”

吕喦笑道:“杨爷爷?你是说那位青童天君?”

青童天君,十二高位神灵之一,昔年掌握一座飞升台的男子地仙之祖,却是人族成神。

就像一个孤零零的点灯守岁人,在人间守岁足足一万年。

陈平安轻轻点头。

如果不是杨爷爷,他活不到今天,有些事情,长大以后可以熬,但是熬不到长大。

其实陈平安原本有很多话,想要与这个老人好好聊一聊,与身世和天下大事都无关,就只是些家常话。

生活道路上,少年和年轻人始终前行,好像老人们却已经停步,前者再回头,就只是回忆了。

那么最小的官帽子,估计就是仙尉道长的这个看门人了吧。

“贺小凉光有一个师兄曹溶,至多再加上顾清崧,即便他们三人联手,面对一位闭关即可出关的飞升境剑修,还是十分勉强,如此涉险行事,太过托大了。所以贫道打算离开落魄山后,就去北边看看。”

陈平安点点头,沉声道:“这些年看了些佛教典籍,经律论之外,其余公案评唱拈古颂古,洋洋洒洒,不下八千,然后我发现一件事,历代高僧引用陆沉著作中的典故,甚至要比引用所有儒家圣贤加在一起的次数更多。”

此刻谢狗站在小陌身边,一本正经道:“小陌,我在路边行亭,跟山主大人偶遇,聊得贼好,你家公子与我聊得真是投缘,他还主动请我喝了一壶酒呢,这可不是我瞎编胡造的,你要是不信,等会儿可以自己问你家公子去,咱们山主还邀请我回落魄山呢,不然就我的风骨和犟脾气,能自个儿跑回这边自讨没趣?在行亭里边……对了,小陌你别误会啊,千万别多想,虽说是孤男寡女的,但你信不过我,也要信得过你家公子嘛,总之咱俩当时在行亭那边,就是正儿八经切磋学问,相处下来,喝了顿酒,那叫一个相谈甚欢,我觉得山主这个人真不错,值得仰慕,家境出身是差了点,但书上不是说了个道理,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看看福禄街和桃叶巷那边好些个高门子弟,也就是跟小富小贵稍微沾点边,就不拿正眼瞧人了,想来前程有限,但是咱们山主不一样啊,都这般凭本事挣来的一份家大业大了,还是不动如山的,年纪轻轻,稳重,必定厚福无疆!我算是琢磨出个道理来了,天底下真正聪明子,言语木讷优容,深计远虑,所以不穷!小陌,你挑人的眼光不孬,这就证明我挑人的眼光更好,对了小陌,我最近读书勤快,学问暴涨,才情如泉涌,挡都挡不住,你听听看,给点评点评,事先说好,亦诗亦词,如那苏子写词,别开生面,条框是绝对拘不住人的,也学你家公子,格律暂且搁一边,客子光阴诗卷里,彩笔题桐叶,佳句问平安。杏消息雨声中,又逢新年春,更有好枝!你要是喜欢,就拿去用,诗词中嵌有‘平安’二字,你家公子听了肯定喜欢……”

世事繁多,生活不易,多是看过一个热闹再等下个热闹而已,哪有那闲工夫去求个究竟,人心不古,古人之心,就在于求学不易,得了一两个道理,就愿意开掘极深,当然今人也有今人的优势和长处,这就是两条道路了,古人从一到万,反证其一,就像道门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今人从万到一,就像佛家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最终得见不二法门。比如先生在京城人云亦云楼那边,就曾不由得感慨,要说书上的道理和学识,只谈广度不提深度的话,岂是前贤们能比的?那么是不是现在随便从书院拎出个读书人,再丢到万年之前,估计都能让当初那拨“书生”一个个跑来虚心求教?

吕喦点头道:“我们外人再高看陆沉,也未必就是陆沉的真正高度。”

记得郑大风曾经说过一个道理,人到中年,四十不惑,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岁,还不信命,要么是实在命好,要么就是不开窍。

吕喦点头道:“这可能就是道门与佛家的根祇差异之一。”

崔前辈曾经给过一个说法,纯粹武夫,七境八境死家乡,九境山巅死本国,十境止境死本洲。

朱衣童子骑乘在白蛇之上,头一遭翻山越岭不累人,不算违禁之举喽,因为陈山主与那外乡道士登山之前,约莫是怜惜自己的劳苦功高,闲聊许久,还专门降下一道山主法旨,允许这个自号“赤诚”的香火小人儿,与那条被小家伙取名为“白虹”的白蛇一同登山游玩,以后再来落魄山点卯,仙尉道长都不会拦阻他们上山。

这位在两座天下萍踪聚散不定的纯阳道人,通古博今,诸多典故,娓娓道来,云淡风轻。

吕喦面带微笑,摆摆手,示意陈平安法不传六耳。

吕喦举目远眺,视线一路绵延而去,远如山脉,不管如何物是人非,山河风景变化倒是不大,感慨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