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武侠修真>剑来> 第1124章 阵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4章 阵容(1 / 5)

严州府,遂安县。

月如钩,雁南归。

一袭青衫长褂,踏月夜游,走在一座石拱桥上边,身边跟着个脚步沉稳的年轻男人,正是陈平安和弟子赵树下。

赵树下轻轻跺了跺脚,石桥除了结实并无异样,问道:“师父,这桥名字这么大,有说法吗?”

原来两人脚下跨溪拱桥名为万年桥。

潺潺浯溪从山中出,村名岭脚,土人自称为源头,十分名副其实了。

陈平安嗑着瓜子,摇头笑道:“查过,可惜府县地方志上边都没有明确记载,多半是早年地方先贤出资建造的,至于为何取名万年桥,这边的老人也不清楚,无据可查了。按照村子坟头墓碑上边的文字显示,来自宝瓶洲最北端一个古国的郡望家族,约莫是七八百年前迁来此地的。这条浯溪是细眉河的源头之一,其实我家乡那边的龙须河,古称就是浯溪,缘分一事,妙不可言。”

遂安县位于严州和郓州交界处,而细眉河是发源于严州府的郓州

赵树下聚音成线,密语道:“师父,听说大骊朝廷前几年在浯溪某处河段,找到了古蜀龙宫遗址的入口?”

陈平安点点头,走下拱桥,沿着溪畔石板路走向下游,回首望去,桥下空无一物,“是一座规模不大的内陆龙宫,品秩不高,但是历史上从无练气士涉足其中,所以里边的财宝,没有人动过分毫,按照户部初步推算,相当于大骊数个富饶大州的赋税收入,颇为可观了,关键是一座旧龙宫,如果大骊朝廷那边运作得当,除了诸多天材地宝、仙卉草药以及一些稀有矿产的有序开采,能有一大笔持续收入的神仙钱,此外光是水法修士、和水族精怪在里边开辟道场洞府,每年上缴户部的租金,也不容小觑,完全可以形容为一只聚宝盆。”

这厮为了抢生意,真是半点脸皮都不要了啊,斯文扫地的货色!

赵树下所说的两位夫子,一位是浯溪村塾重金聘请而来的老童生,叫冯远亭,还有一位更是在遂安县小有名气的教书先生,韩幄,字云程,自己虽无功名,但是教出过数位秀才,称得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乡贤了,这位韩老先生,如今就在浯溪村一户首富人家坐馆开课,冯远亭在韩幄这边始终有点抬不起头,只是偶尔凑在一起喝点小酒,等到岭脚那边新开学塾,冯远亭就经常邀请韩幄喝酒,他是是翻过几本“兵书”的,贸然行事,犯了兵家大忌,觉得先试探一下虚实,才能见招出招,其实所谓的兵书,就是一些个历朝名将发迹史的演义小说。韩幄劝他没必要跟一个小村塾的教书匠斤斤计较,既然是同行,相互间还是和气些为好,冯远亭嘴上诺诺,实则腹诽不已,自个儿又不是争那几个蒙童,这就是个面子的事,读书人连脸面都不要了,还当什么读书人,自家村塾每跑掉一个蒙童,他冯远亭就等于挨了一耳光,是可忍孰不可忍。

犹如两条蹈虚飞舟迎头相撞!

陈平安再指了指村子里的一条巷子,“一个村子,又是不一样的光景,文气都在左手边了。可惜如今村子的蒙童都去浯溪村村塾念书,未能聚气,读书种子要想成材,估计要么以后村子自己开办学塾,要么干脆去严州府那边求学。”

而且这个先生还跟村子承诺,若是遇到农忙时节,孩子们可以休假,他甚至可以下地帮忙。

“树下,是不是将‘掌握灵符’和‘山下双垂’后边的内容删掉,更为合适?毕竟是蒙学内容,好像不宜太早接触这些神神怪怪的仙家言语。”

陈平安笑道:“没什么忌讳的,至圣先师是一个身材魁梧的读书人,当时我的

陈平安点头道:“按照宗门谱牒辈分,魏晋是她不同道脉法统的师叔。”

陈平安没有客气,接过书籍,与高酿道了一声谢,拍了拍书籍,笑言一句就收入了袖中,说道:“高老哥不是外人,以后忙里偷闲,多来这边坐坐。”

结果位于浯溪最上边的村子,今年新开了一座私塾,蒙学开馆,开业那天,放了一通鞭炮,震天响,下边两个村庄都听得见,这是明摆着要打擂台了,教书先生,是个外地人,姓陈名迹,不知道从哪里蹦出来的。

在高酿百般感慨之时,陈平安瞬间站起身,神色凝重,“高酿,恕不待客,我有事要忙,你也立即运转神通返回水府,速去!”

赵树下点点头,与师父告辞一声,去灶房那边打地铺,演练睡桩千秋,控制呼吸,很快就沉沉睡去。

陈平安也没闲着,去田间采摘了一大捧野苋菜,还有一把野葱,此物炒辣酱,当下酒菜,是一绝。

赵树下站起身,拍了拍脑袋和满身尘土,满脸无奈。

赵树下好奇问道:“是师父练拳勤勉?”

看到了某些百姓家八仙桌上的鸡粪,孩子们在放学后放纸鸢,蹲在田边斗草,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高酿猜测是大骊朝廷为了防止出现纰漏,便邀请隐官大人亲自坐镇此地。

陈平安嗑完瓜子,拍了拍手,忍不住笑道:“又不是为了混口饭吃,摆摊骗钱,略懂皮毛都算不上,只是看了几本舆地杂书,哪敢随便说。”

听米大剑仙提起过,当年他给长春宫那几位女修护道历练,中途曾经遇到过一个颇为不俗的女子,纤细腰肢,悬佩大骊铁骑的边军制式战刀,穿一身窄袖锦衣和墨色纱裤,最奇异的脚上那双绣鞋,鞋尖坠有两粒“龙眼”宝珠……其实米裕说得要更详细,隐官大人也就只是听了一耳朵。

高酿环顾四周,感慨道:“陈山主选择在此结茅修行,真是出人意料。一般的隐世高人,所谓中岁颇好道,无非是与松风、山月为友,陈山主就不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