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武侠修真>剑来> 第1153章 从容写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3章 从容写去(1 / 7)

陆沉喝过了酒,将那只空酒壶随手丢入窗外溪涧中,随水飘荡而走,不出意外, 会被下游某位识货的新任河神捞取,收入囊中。

你高酿与年轻隐官是酒友,我与陈平安是道友,那咱俩就等于是素未蒙面的朋友了,一件可以炼化水运的见面礼,不成敬意。

转身与宁吉笑道:“咱们陈先生马上就要授书了, 你先跟我去学塾外边, 看看几件好玩的东西。”

屋外檐下悬有一串铃铛,垂落一根长绳,绳头约莫与陈平安伸长手臂等高,陆掌教确实手欠,就要去拉响铃铛,结果被宁吉出声阻拦,陆沉笑道除了你我,他们是听不见的。见那少年坚持己见,陆沉只得作罢,带着少年去看另外一个物件,询问知道是什么吗?宁吉说不清楚, 陆沉便开始介绍起来,原来陈平安在学塾外边, 亲手做了个简陋的日晷,镌刻有十二地支文字,凭借日影, 用以计时。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是八刻。

只是阴雨天就无法凭此确认时辰了, 所以陈平安就让赵树下在某些重要节点, 与自己打声招呼,提个醒。

陆沉伸出一根手指,按住那条日晷上边的日影,开始移动,日影随着陆掌教的手指快速偏移。

宁吉下意识转头望向学塾那边,屋内景象,就像翻页迅速的一本书,等到陆沉收回手指,画面才随之定格,一切恢复正常。

然后陆沉走入陈平安的屋子,宁吉虽然好奇,却只是站在门口。拦不住这位陆掌教,少年总能压下自己的好奇心。

陆沉看着桌上的一摞摞书籍,至少半数是陈平安自己亲手编撰的初本底稿,会心一笑,看来陈平安在这座村塾,用作开馆启蒙的初学书籍,不单单是山下通用的三百千和《龙文鞭影》、《幼学琼林》, 这些山下学塾通用的蒙书。

行走在光阴长河当中, 趟水而游的少年浑然不觉,竟然没有半点晕眩之感。

雨水倾盆而落,如天漏缺口一般。

赵树下脸皮薄,其实一开始就挺尴尬的,关键师父还叮嘱他,一定要弄出点动静声响来,尘土飞扬,两只衣袖噼啪震响。

宁吉对那本《不二字》有些眼馋,陆掌教善解人意,于是少年除了那只袖珍日晷,手中又多出一本书籍。

孩子自己没说什么,回到家,也没告状,估计是爹娘长辈看到了自家孩子的红肿手心,立马就不乐意了,就找到那个下手没个轻重的陈先生,埋怨不已,扬言再这么打孩子,以后就不在这边学塾念书了。那位先生也没说什么,只是点头答应下来。结果夫妇俩前脚才走,那个孩子就偷摸到学塾这边,满脸涨红,陈先生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说了一句,以后你再犯错,先生打还是要打的,就是会轻一点。孩子咧咧嘴,挠挠头,没说什么。

有个沉默寡言的蒙童,他独独住在山上的一个村子,所谓村子,其实就只有几户人家而已,所以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走好几里山路,但是无论是怎样的恶劣天气,下再大的暴雨,这个孩子从不迟到。陈平安知道有一段沿溪山路,极为狭窄,遇到暴雨天气,常有山洪,若是不小心坠入洪水中,不堪设想,就让赵树下每逢雨天,如果这个孩子恰好是上学或是放学,就悄悄护送一程。

少年又问:“做得到吗?”

赵树下默不作声,只是随口一说,师父你怎么还急眼了。

“要时常让识神退位,元神归位,这就是我们道家所讲的‘常保赤子’。至于何为识神,何谓元神,你将来如果有机会修行,自会明白,记得与你的传道恩师多问一句,元神与元婴的渊源。”

头戴莲冠的年轻道士,腰悬一只黑色袋子,以竹杖戳地,悠哉悠哉,“人之年少阶段,除了求学,增长见识,还需要讲究一个培元气养精神,强身健体,稳固体魄。”

在这严州府地界,有几个习俗,一些乡野村子,常会由族祠那边出钱,请戏班子舞竹马,用竹篾编出竹马架子,外糊各色彩纸,然后在马脖颈系上五彩串铃,敲锣打鼓,讨个好兆头,极为热闹,孩子们就跟在竹马队伍的后边,闹闹哄哄,跟逢年过节差不多。此外常有男女互为嫁娶结为联姻的两个村子,称之为世亲,每年正月里,哪怕隔着老远,相互间都会类似走亲戚一般,去对方祠堂敬香、放鞭炮,再在当地吃上一顿饭。就像中间那个村子,就与几十里外的一个大村子是世亲,每次与人多势众的浯溪村抢水,或是碰到纠纷,处于下风受了欺负了,当晚就会有村民去山顶点燃一堆篝火,

宁吉说道:“陆道长在外游历,就不用化名?”

陈平安也没客气,将那串溪鱼丢入鱼篓内。结果

陆沉手腕翻转,便从陈平安住处书桌抽屉内,搬来一本书籍,递给宁吉,“看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那个教书先生也会帮忙下田地干活,便有一些老人,在背地里聚在一起,笑言几句,类似陈先生做起农活,真是一把好手,比教书强些。

学塾的习字课,陈平安先教蒙童书写他们自己的名字,先前已经上过几年学塾会写的,就学写类似“学而时习之”的句子,不然就是村子祠堂内的堂号匾额与那几幅楹联内容。

道士与一旁少年笑着解释道:“这个字,后来就演变成了‘于’,古意是气欲舒展之貌。过两天,会有一位道门老神仙,做成一桩合道星河的壮举,老真人就是这个姓氏,山上习惯敬称他为符箓于玄,有点类似阴阳家一脉的‘谈天邹、说地陆’,当然还有浩然三绝之一的剑术裴旻。”

宁吉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问道:“陆道长,陈先生不是修道中人吗?”

蒙童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