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唐一根棍> 第418章 已读乱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8章 已读乱回(1 / 2)

他们七个人回到寺庙前院,刚好看见二十几道人影从侧面寮房里走出来。

“四叔?”

郑言脱口喊出。

十五丈外的人也看见了他们,走在最前面的八名武者纷纷拔出佩剑。

武者就要冲过来时,被后面一名四十余岁的男子出声阻止。

“不可,对面有在下的族侄。”

说话这人是给事中郑亚。

他的同族左谏议大夫郑朗,这时也看到了对面的郑言。

郑朗惊讶:“垂之?”

郑言这时才发现,对面人群中不仅有他的堂叔,还有他另外两房的堂兄。

郑言暗自叫苦,被抓包了。

他硬着头皮走过去,讷讷地开始叫人。

“四叔父,二堂兄,七堂兄,安好。”

“好……好个屁,”郑朗飞步上前,一把揪住郑言的右耳。

“臭小子,你考完试就再也没回过崇义坊的房子,你躲哪去了?你以为你真能躲得掉?你阿耶听闻你策问只字未写,气得从任上请假亲自过来逮你了。”

“真的?七堂兄,你救救我,哎呦,耳朵,你先放开我耳朵。”

后面一个胡须全白、脸上胶原蛋白流失严重的老头开口鼓励道:

“有融,这孩子得狠点揍,他胡闹程度就快追上南祖的郑就了。”

“二堂兄,你不拦着就算了,怎么还喝彩啊?”郑言大叫。

郑言的二堂兄便是大唐兵部尚书郑肃。

后面一群人看得啼笑皆非。

李德裕呵笑着评价:

“有融做事素来一板一眼,没想到还有火气这么大的时候。”

郑亚替郑朗回答:

“李相公有所不知,在族中也就只有垂之这臭小子能将我家融气成这样了。”

郑言不住哀嚎求饶:

“七堂兄,你别拧了,我答应明年一定拿个状元回来还不成。”

“你若肯好好答题,今年就该拿状元的。”

后面一群人中,有位长相俊美目光锐利的中年人,阴阳怪气地开口:

“听闻有融兄素来谦逊,可你刚才话说的,好像状元本该就是你家囊中之物一样。难怪有人说圣人在各大士族中尤其看中郑氏,看来传言不假啊。”

郑肃脸色当即出现愠怒。

郑朗放开堂弟的耳朵,转头看向说话的这人。

几位郑家人中,郑亚年纪不是最长,辈份却是最高。

他面色不善回道:

“赵开,圣人哪有偏重郑氏?今日几大士族都在这里,你如此挑拨意欲何为?”

赵开一脸无辜地回:

“我真心是羡慕你呀。听闻令郎去年十七岁就中了进士,如此年少有为,快与十六为官的王勃王子安比肩了。去年状元也出自你家,除了他俩郑氏还有三人中榜,好像已故郑余庆司徒的孙儿也中了。去年可只录取了二十四名进士,你们郑家就占了五人,相比与其他士族,荥阳郑氏也太会育人了吧。”

在场诸人,以李德裕、李固言为代表的赵郡李氏;

以崔球、崔珦、崔璪、崔玙代表的博陵崔氏;

以兵部郎中李拭为代表的江夏李氏;

还有

颍川陈氏;

吴郡陆氏;

清河崔氏;

弘农杨氏;

河东柳氏;

等等……

各大士族官员纷纷陷入思考。

跟荥阳郑氏相比,自家族中子弟这两年是不是太过废材了?

郑亚心里这个气啊。

他让儿子在安化门的旗亭等待,是想趁李德裕和吏部侍郎崔璪进城时,将儿子郑畋介绍给他俩。

想让这俩大佬在今年授官时给郑畋谋个好差事。

如今被赵开这么一挑,荥阳郑氏成了众士族的假想敌,崔璪肯帮他就怪了。

“赵开,你自己也曾少年得志,如今便容不下新成才的后辈吗?”

“此事无关单独才俊,我说的是家族。我是真心羡慕啊,我们涿郡赵氏独木不成林,不像你们荥阳郑氏如今风头正盛,成才比率马上就要超过培养出崔氏八龙的博陵崔氏了。”

八龙中的四龙,崔球、崔珦、崔璪、崔玙脸色凝重,没有言语。

士族大家最怕家族后续子孙不成才,让权力交接出现断档。

李德裕还在想为何郑氏这两年风头如此强劲时,恍然发现事情不对啊。

鸟地,自己险些也着了赵开这小子的道。

这小子还真是睚眦必报。

刚才在寮房里,以郑肃为代表的几个老头点评各家时,忘记赵开也算出身士族,这小子定是记仇了,现在一出来就给荥阳郑氏拉仇恨。

李德裕无奈苦笑。

赵开不仅好斗,而且善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