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第181章 王伦寻找奇男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1章 王伦寻找奇男子(1 / 2)

“哥哥,我们整日闲逛,实在是无聊得紧,小7还是想在梁山过活!”

掀开厚厚的帷幔,阮小7看着外面日渐化冻的泥土,有些郁闷地说。

这已是他们在东京的第2十天,王伦在城郊“踏青以便寻找灵感”的第十天。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1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后来演变到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春日景象、郊外远足,这种踏青也叫春游。

王伦既然说了踏青,那便真的踏青。这几天来,他与焦挺、阮小7游历了东京城中几乎每1个景点。艮岳山上有他们的足迹,和酸枣门的张3他们1群泼皮聚会过,研究过5丈河仓的作业流程,也试着到樊楼碰碰李师师的运气。

越看越觉得北宋的灭亡乃是历史的偶然。如此辉煌、繁荣、富足的大宋,竟然在转瞬之间被1群目不识丁、未曾教化的野蛮人种攻破京城、掳灭皇族,似乎命运在这里开了个很大的玩笑。

也越发觉得,梁山这条路注定是1条艰辛无比的旅程。

弹丸之地,没有产出,没有兵员,没有战略迂回的余地。你可以胜朝廷1百场1千场,但是只要输1次,那便万劫不复。

梁山要想生存,必须尽快发展;但要尽快发展,在真正长大为参天大树之前却又不能太过高调,这考验着王伦的智慧。

嗯,外围组织的安排要开始考虑了,趁现在在梁师成面前还有些面子。

但是又不能太过直白,否则将来自己的身份被识破之后,这些外围便是第1个被打压的对象。总不能辛辛苦苦发展壮大了,却被朝廷1把吃干抹净了。

所以表现上他在游山玩水,其实心思全不在这儿,倒有1大半是为了掩人耳目。

以梁师成的尿性,不知道他盯自己是出于惯性还是确实不放心,反正自从媚仙楼的事之后王伦便留了心,1切都不逾矩,竭力表现出自己文人雅士的天性来。

但是阮小7不解风情啊,他还是过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胆骂朝廷的生活,强似在这里装聋作哑扮跟班栾7!

当然,在私下的时候,王伦也会和他交心,比如此时。

“小7兄弟,我等逃走自然机会大得很,但是林娘子那边怎么办?宋小娘子如何安置?梁小娘子身上有伤如何走得了长途?不想个万全之策,难道把她们丢下不管?”

此时几位兄弟也知道了梁红玉并非是王伦娘子这个事实,对其敢于刺杀蔡9的举动极为钦佩,甚至多过当初误认为其是王伦便宜娘子时的尊重。

林娘子是他们此行的最主要目的。现在林娘子住进了梁府,安全是安全了,至少高衙内是不敢乱来的。但是这也惹恼了后者,浚仪街边每天都多出几个闲汉来,完全把偷摸溜走这条路堵死了。

而宋玉莲小娘子就更让人头痛了。本来王伦想等过了风头、等翟谦对其死心了之后便第1个把其带出东京城的,可是两次出手搭救她之后,王伦的形象竟然在小姑娘的心里扎下了根。又听到他竟然是近来声名鹊起的廖大才子后,从尊敬变成了崇拜,再也不愿离开了。

当然,她的理由也很合理:此去江州投亲,不知亲戚如何了;路途迢迢,宋父宋母年迈怕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便到了江州,人生地不熟,也不知如何过活。

千言万语1句话:不走!

其实王伦也不想她走。她除了卖唱别无技艺,既然出来抛头露面便难免会生事。这年头1个弱女子又是个长得很漂亮的,如果遇人不淑,下场不见得比嫁与翟谦为妾要强。

左右便宜了别人,不如便宜了自己…这是王伦真实的心思。

但是作为梁山大寨主,这种话又不能说出来,因为太不好汉,甚至连做都要瞻前顾后:因为前有程婉儿----他从没死心过;后有梁红玉----都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谁知道她会不会挥刀从后面对自己霍霍?

程婉儿…可怜她被程万里那厮当作投门子的工具,若不救她出火坑,自己要后悔1辈子!

哎呀呀,想起这些事情就头疼,如何安顿她们竟然比如何平安逃出东京还麻烦!

听王伦这么说,阮小7也郁闷了,看来短期内是没办法离开东京的呀,于是好兄弟也开始头疼了。

只有焦挺是个乐天的,他现在已经成了王伦的贴身侍卫,除了保护后者的安全之外什么烦心事都没有,倒是玩得比两位哥哥更通透。

好在这辆马车插着梁府的旗子,远近畅通无阻。不管是守城的官兵、不怀好意的泼皮、还是面色不善的禁军----王伦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翟谦还是高衙内的人或者只是幻觉,也都只是看看,从来没有人敢生事的,这倒是1大利好。

因为这样,王伦才决定出城,去见1个人。

“兄弟莫要烦恼,车到山前必有路,咱们回家的日子不远了!今日小可先带你们见1个有本事的好男子。”

左右无事,阮小7和焦挺1齐问:“哥哥,是哪个好男子?”

这些天来,尤其是阮小7,是亲眼看到王伦靠文才征服了1干人等的。王伦现在多有名没法评价,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是这个圈子里的人,但1堆堆的黄金是骗不了人的。能被吃人不吐骨头的青楼和权倾天下的梁师成同时花重金礼请的人,能耐小得了么?

而且王伦对于梁山的长期规划深深让人敬服。不来东京,不知道大宋禁军之多。偏安1隅的梁山要想活得通透滋润长久,眼光太浅了可不行。王伦能及早布局,又是东京情报站又是计划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