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都市言情>快穿:疯批大佬浪到飞起> 第277章 落难的凤凰雄起!(1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7章 落难的凤凰雄起!(17)(1 / 2)

话说两头。

就在司锦鞠躬尽瘁为大齐百姓谋福利的时候,建安郡主也在忙活着她的作死大业。

自打苏贲被取消了世子头衔后,建安郡主就彻底疯了。

她原先是公主现在是郡主,可公主的女儿可以是郡主、县主,儿子却是没有任何封号的。

苏贲失去了定安伯世子的头衔,也就等于失去了定安伯府的继承权。

定安伯府又不是只有她们家这一支,让她眼睁睁看着伯府旁落她哪里甘心!

被禁足郡主府里,建安每天想的都是要如何报仇打脸。

她先让贴身嬷嬷出去采买了一批十五六岁的少年,把这些人打包送到郊外庄子上,又联系人给他们请了最好的武师傅,教他们习武。

这些人将会成为她身后最大的依仗,所以建安对于她们的教育非常上心。

禁足期间,郡主府先后招纳了30余名江湖人士,私募府兵800余人。

另外建安郡主还从外地高价采买了一批兵器,用以充实府兵的战斗力。

再加上她原先就有的200府兵,建安郡主觉得自己空前强大。

等到她信心满满解禁出来,却发现朝野上下的风向都变了!

玄凤公主是谁?

外面流行的麻辣馆又是什么?

她只是禁足了一年,不是十年啊!

为什么京都的风向都变了呢?

她回去狠狠的训了贴身嬷嬷一顿,气的砸碎了那套她最喜爱的茶盏。

思来想去,建安觉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毙,递了牌子准备进宫。

太后同意了。

翌日一大早她就穿着华丽的宫裙,被丫鬟嬷嬷搀扶着坐上了马车。

等马车到了宫门口侍卫将其拦下,“禀郡主,您的车驾不能进入皇宫,还请您不要为难属下。”

建安郡主死死捏住帕子不让自己当场发火。

她从前可是随便进宫的呀!

这里是她的家,如今再想进出倒是不能随意了…

忍着怒气下车,在边上换了宫里的软轿,晃晃悠悠去了永福宫。

“参见母后!母后金安!”

太后凝视着建安郡主的头顶,半晌没有叫她起身。

建安郡主都快要撑不住了,太后才摆了摆手,她身边的嬷嬷立马说道:“郡主快请起吧。”

建安被身边的嬷嬷扶着,缓缓站直了身体。

太后复杂的看着这个自己宠爱着长大的女儿,眸光说不出的复杂。

建安也直直望着太后,眼神从埋怨到不可置信,再到最后的恍然。

心也渐渐冷了下去。

直至冰点。

她从太后的眼神中看到了失望,痛苦,后悔,唯独没有怜爱之情。

她也彻底明白了,原来这几年皇兄对她的冷淡母后不是不知情,而是放任不管。

她现在所遭遇的一切母后都知道,但她没有去管!

建安的一颗心七零八落碎了一地,被嬷嬷悄悄捏了一把才缓过神来,慢慢走到旁边椅子上坐下。

“你怎么进宫来了?”

建安心里很难受,明明母后从前也是很宠爱她的呀!

为什么现在却变了态度?

难道就因为自己不是男子?自己当不成皇帝?自己没有权力,给不了母后荣耀吗?

所以无论她受了多少委屈,皇兄怎样欺辱她,她都该生受着吗?

建安梗着脖子不说话,眼底泪意就要压抑不住了。

太后闭了闭眼睛,“既然无事哀家就回去歇着了。”

“房嬷嬷!送郡主出宫!”

房嬷嬷闻言一顿,想要张口说些什么,太后已经扶着大宫女的手离开了,她只好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下,看向建安郡主。

“郡主,请吧。”

建安郡主手里的帕子快要扯烂了,看着太后转身的背影,不甘的喊了一声,“母后~”

太后脚步一顿,“回吧,以后没事少往宫里跑,多管管自家孩子,我这里用不着你多操心。”

建安郡主气的咬碎了一口银牙,却仍旧高傲的扬着脖子,每一步都走的优雅无比。

既然不欢迎她,那她往后也不来了!

不是偏心皇兄吗?

那她就要让母后瞧瞧,她一点也不比皇兄差!

回去后建安郡主就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自己的计划。

她先是拉拢丽妃作为同盟,又在外面给丽妃所生的七皇子造势。

古旺苍的皇子并不算多,除了两个将要及冠的皇子外,还有四个没有成年的。

早年间二皇子坠马重伤,回去养了半年人就没了。

剩下的这六位,最小的就是这个七皇子,今年不过才5岁。

建安郡主想的很好,年纪小正好方便她培养感情,等日后七皇子登基了也不怕他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她给早年间倾慕她的一位将军写信,说的是多年不见,物是人非,盼君归。

除此之外她还暗地里收买进京赶考的有识之士,为的是给自己培养心腹。

建安不知道的是,就在她紧锣密鼓搞大事的时候,有一双眼睛无时无刻都在盯着她。

857尽职尽责把所见所闻都一五一十报告给司锦。

司锦笑了。

“就差一个契机了啊,这娘们果然能折腾的很。”

但在司锦看来,建安的一系列小动作都稚嫩了许多。

你以为是谁都可以拥兵自重,亦或是借权势狐假虎威吗?

挟天子以令诸侯所需要的可远不止她如今的这点实力,那得是天时地利人和。

缺一样都成不了事!

等啊等,终于等到皇帝秋猎。

这一日,百官随行,皇帝带着宫妃儿女一同到皇家猎场狩猎,为的是庆祝新一年的丰收富足之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