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都市言情>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捅了三刀的老窝(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一章 捅了三刀的老窝(求订阅)(1 / 2)

李多鱼来到,那张浮漂,几乎都快沉下去的网那里,用带钩的棍子,将网头拉了起来。

见网都沉了。

陈文超也很是激动。

李曙光也不着急起网,他倒是想看看,李多鱼这网捕到了什么鱼。

两人拉了没几米。

就看到了银光闪闪的鱼,看到那有点扁圆的样子。

李曙光不禁摇头叹息起来。

“梭鱼。”

最难卖的海鱼之一,因为肉质软趴趴的,且这种鱼特别喜欢吃泥土中的有机物,所以鱼身有股土腥味。

行情不好的时候,跟杂鱼一个价。

而李曙光觉得,这鱼连杂鱼都比不上,杂鱼都比它好吃多了。

而李多鱼这一网,少说也得有大几十斤,看起来鱼好像很多的样子,可最多就只能卖两块钱。

陈文超看到这一网中了梭鱼后,也不由叹了口气。

可李多鱼却不着急。

接着,接着继续拉粘网,第二网拉起来,手感很轻,都是杂鱼和小鱼。

什么豆腐鱼、石九公之类的小鱼,还有好几条毒物,臭肚鱼和石头鱼。

而看到那几条毒物后。

李曙光不由下身一紧,小时候,他跟阿爹出海捕鱼时,就被臭肚鱼给扎过。

那种痛,比被虎头蜂蜇了。

还要痛!

现在他一捕到这种鱼,都是先敲死再说,绝对不会去冒险解鱼。

而这一网,在最后五米的地方,运气不错,收获了一条四五斤的本地大土斑。

李曙光预估了下。

至少能卖个一块多。

看到这条土斑后,陈文超也松了一口气,一条鱼就抵了之前一张网的所有梭鱼。

接下来,要是多来几条土斑就好了。

可李多鱼接着往下收时。

李曙光终于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了,他发现多鱼并不是随便下的网,而是根据地形放的。

因为捕上来这些海鱼,几乎都是礁石鱼,可他下网的地方,并没有靠近岸边啊。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李多鱼对这片海域相当的熟悉,知道船下面就是礁石区。

可这小子以前都没出海捕过鱼,怎么会对别村的海域这么熟悉?

讲不通啊。

可当李多鱼起到第四网时。

一条带着纹身的大鱼,被挂在了网上,不停扑棱扑棱挣扎着,第一次见到这鱼的陈文超忍不住问道。

“鱼哥,这是什么鱼啊,身上怎么这么多条纹,长得这么漂亮。”

“这个是三刀啊。”

“可身上明明有九刀啊,为什么叫三刀。”

李多鱼笑了笑:“这个我也不知道,可能三刀比较好听吧。”

看到这鱼后,李多鱼露出了笑容来,看来前世的老唐,没有骗他,在这个地方确实能捕到三刀鱼。

说起来,李多鱼还真没抓过这种鱼,前世,他从岛国回来时,这种鱼在他们本地,早就已经绝种了。

有次跟隔壁渔村一个叫老唐的渔民,一起捞海带,听他吹牛时,这才得知,他年轻那会,曾在入海口的位置,咸淡水交界,靠近礁石的地方,抓过不少这种海鱼。

如今,台风刚过。

正是鱼情最好的时候,李多鱼就蛮来试看看运气,没想老唐还真没骗他,还真就给抓到了。

而想起老唐这个人后,李多鱼猛地想起刚才那两个渔民,其中那个比较瘦的,好像跟老唐长得有点像的样子。

刚才聊那么久,都忘记了问对方姓名,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是熟人。

其它鱼,李多鱼都懒得解,这条三刀鱼一上船,就立马给它解开,给足了特殊待遇,跟那条土斑一样,放进活水桶里。

而这种鱼在港岛那边,则被称之为“鱼王”卖的非常贵,可在榕城这边,就没那么好的待遇了。

价格虽然不便宜,但够不上“鱼王”这个称号,可两世为人的李多鱼还没吃过野生的三刀鱼。

所以也不好评价味道怎么样。

随着陈文超接着拉网,又有好几条三刀鱼粘在网上,看情况应该是捅到它们的老窝了。

不然,这种鱼平常捕一条都难的要死,怎么可能连续出现好几条。

老唐真是个好人啊!

而一旁观看的李曙光,眼睛都快蹬直了,捕鱼这么多年,好鱼杂鱼,他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这种鱼虽然跟红鸡鱼有点像,但认真看的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鹦鹉嘴、斑马身,梅花鹿尾巴,是一种稀有鱼的专属特征。

这种鱼稀有到担担岛的老渔民,一年都抓不到几回,以至于到现在,连名字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

有的渔民叫它“九条”,

有的叫“金花”,

还有些实在叫不来名字的,直接叫“水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