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都市言情>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来电报了(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来电报了(求订阅)(1 / 2)

李多鱼和陈文超赶上了回担担岛的客船。

由于到的比较晚。

船上已经没座位了,只能站着,且这一趟,大家带回岛上的东西特别的多,五花八门的样子。

各种鸡苗和鸭苗,甚至连小猪仔都有。

看情况,大家应该是去赶圩了。

赶圩就是南方地区的赶集。

人们把按农历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圩日”,人们到集市上买卖办事,就叫赶圩。

而尚峰镇这边农历逢三、九为圩日,大家可以把想卖的东西,拉到圩里去卖。

也可以在圩里买各种需要的东西,顺便打打牙祭,因为这时候,往往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食物。

比如土笋冻、炸竹象,螃蜞酱还有来自隔壁市的盐鸡胎,不过李多鱼最惦记的,还是炎炎夏日里的冰饭。

每年到了夏季,天气炎热起来时,就会有卖冰饭的摊贩出现,他们推着一辆改装过的板车,摇着小铃铛,走街串巷喊道:

“冰饭,冰饭,凉冰饭。”

推车上面还有个很厚的铁筒,里面装的是自制的黄色甜冰水。

那时候,每个会甜冰水配方的人,都把配方当成宝,绝对不会告诉外人。

如果只想喝甜冰水的话,一小杯是一分,但得自带杯子,要想把搪瓷杯装满的话,就要两分钱。

除了甜冰水外,板车上,还有糯米、西瓜、菠萝、葡萄干、仙草等配料。

而冰饭就是在底下铺上一层煮熟的糯米,放上当季的水果、葡萄干,仙草等,最后加上自制的冰水。

有实力的摊贩,还会去榕城的制冰厂那里,搞两块冰回来,用刀削冰,然后铺在水果上。

炎热的夏季,来碗冰饭的话。

那真的是有够爽。

以前,李多鱼在镇上念初中那会,每到夏天,最喜欢吃的就是这玩意,有时候没钱了,就会向周晓英借。

说起来,这些借的钱,到现在都没还过,没记错的话,周晓英在镇上念了三年,好像冰饭都没吃过。

改天,可以带她去吃一吃。

……

船上除了这些外,还有很多大件物品,比如村里,那个正准备结婚的陆老四,三十岁了,终于娶到老婆了。

就到镇上去买了一整套的家具,全新的梳妆台和橱柜。

李多鱼记得岛上原本是有个木匠的,可好像由于成分不行,在那个时代,直接给斗没了。

打那以后,大家想要家具的话,就只能到镇上去买。

到现在,岛上很多户渔民的桌椅都非常的破旧,大多都是十多年前的。

自己村造的孽,自己受。

搞得李多鱼现在想换张大床的话,也只能到镇上去。

由于李多鱼最近的活跃表现,再加上救过人,大家对他都很客气。

村里专门养猪的老夏,双手抱着一只猪仔,对着李多鱼说道:

“多鱼,你今天也去赶圩吗,怎么我没看到你。”

李多鱼笑着回道:“没有,我去县里了。”

“是不是又去研究所了,有没有什么好项目,我这里还有个位置,要不要过来一起坐。”

老夏刚说完,旁边就有人说道:“多鱼,千万别坐他旁边,他那头猪晕船,上吐下泻的,可恶心了。”

“算了,我还是不坐了,站一站,说不定能长高。”

“想多了你,男人下面毛长出来后,就长不高了。”

半船的人哄笑了起来。

老夏接着说道:“对了,我在圩里,看到米老头举着伱跟领导合影的报纸,吆喝着卖你的海带,排队卖海带的人可多了。”

“估计米老头,过两天,又要向你进货了,要不你也匀点给我,我也想到圩里去卖一卖。”

“不养猪了,真的想卖。”

“每天都养猪,也养烦了,偶尔做点其它的事情。”

“要真想卖的话,改天来找我吧。”

“真的,那你可得卖我便宜点。”

就在李多鱼跟大家聊的火热时,有道低着头的身影,从座位上起来,转身往船尾去了。

而他刚转身要走。

旁边一位村民,喊道:“阿泰,你不坐了,我可叫多鱼坐了啊你不是跟多鱼很熟吗,怎么都不想打个招呼。”

李多鱼顺着视线望去,竟发现了位意想不到的老熟人,正是当初卖他棕绳的那位泰叔。

“泰叔,好久不见。”

陈阿泰瞥了他一眼:“嗯,我去抽根烟。”

他现在最不想看到的人,就是李多鱼了。

以前养殖海带亏了,被人追着要债,每天都不停抱怨,说陈冬青害了他。

没想多鱼把海带给养起来了,还赚了不少钱,现在不少村民,开始抱怨他不会养海带,到处乱讲,害的大家也不敢养。

搞的最近一段时间,他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