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 转移老百姓(1 / 2)

这两个八路军主力团,在小鬼子的扫荡下,半个月前就已经离开了晋西北地区。

眼下可以说,以绥远地区和安南地区为中心,方圆至少两百公里范围内,小鬼子已经是畅行无阻。

日军若是要对陈凡麾下的独立旅动手,完全不用再担心其他抗日部队出现。

不过日军想打安南县城,陈凡又何尝不是早就等待着这一天了!

当独立旅完成扩编,安南县城修缮完毕,陈凡一直在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一方面陈凡是想让日军成为独立旅的磨刀石,在一场正面对决的战争当中,检验独立旅目前的真实战斗力。

另一方面,陈凡也是想通过一场大战,让小鬼子意识到,他麾下的独立旅可不是什么软柿子!

他陈凡既然敢率领部队长期驻守安南县城,自然也就有驻守安南县城的实力!

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陈凡要立威,独立旅也要立威!

“是否将情报消息通知八路军386旅的三个团?”

一名参谋官忽然开口问道。

陈凡闻言,思索了片刻,最终摇了摇头。

“不必了。”

陈凡用简单的三个字作为回应。

李云龙丁伟孔捷的三个团,前脚才刚刚离开绥远县城,总不能后脚就把人家喊回来。

再者说,这三个团都在平安地区遭遇了小鬼子的重创,三个团的人数加在一起,都还不及陈凡麾下一个团的人数多。

与其兴师动众,倒不如让他们继续在绥远地区休养生息。

“传我命令。”

忽然间,陈凡清了清嗓子,声音顿时变得洪亮起来。、、

“一团迅速掩护城中老百姓,将他们护送至绥远地区兴庄一带暂时隐蔽。”

“二团在安南县城四周,开始布置炸弹和地雷,沿途尽可能多的设置陷阱。”

“四团以及工兵部队,在安南县城城墙下,构筑城墙外围阵地,千万记住,城墙外围阵地的战壕一定挖深!”

陈凡紧随着,接连下达了三道作战命令。

“是,旅座!”

陈凡麾下的三名团长,狗剩李铁周大海,当即齐声回应说道。

......

短短半天时间里,整个安南县城,再次陷入忙碌。

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虽说陈凡有充足的自信,独立旅能将小鬼子全部阻挡在安南县城的城墙下。

可生性谨慎的他,为了避免战争波及无辜,还是选择了掩护城中百姓暂时离开。

事实上,一个多月以前,独立旅的宣传处,就已经多次在全城内组织老百姓进行疏散撤退演练。

当狗剩带领一团,掩护老百姓出城的时候,整个过程没有发生任何的意外。

所有的老人妇孺,都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

数万百姓,只花了大半天的功夫,全部从安南县城当中撤出,而他们要前往的目的地,正是兴庄。

兴庄,是陈凡刚开始起兵打鬼子时,驻扎的第一个村子。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独立旅连接绥远地区和安南地区的中枢要道。

为此,独立旅派遣了一个连的战士常驻兴庄,再加上兴庄村长韩德勇自发组织的民兵部队,总人数在一个营左右。

这一个营战士的装备,自然而然也是由独立旅提供。

且不说兴庄所处的位置,本就在安南地区的保护的安全区内。

就算是有敌人出现在了兴庄,凭借其一个营的守备力量,再加上独立旅提供的强大武器火力,也完全能够坚持到独立旅派兵支援。

晚上六点,城中除了一些自愿留下来,帮助独立旅打鬼子的青壮年以外,已经没有了普通老百姓的身影。

陈凡当即下令,命令炮团迅速在城中布置炮团阵地。

大虎山一战,炮团也缴获了不少的大炮,使得全团大炮总数,达到了惊人的八十门!

八十门大炮,光是按照炮兵操典一字排开,都能排出二里地去。

因此陈凡又下令将八十门大炮,分散在县城内的四个阵地。

如此一来,也能避免将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当炮团阵地如火如荼的开始架设时,陈凡花费了四千点杀值,从系统商城内,兑换了四门高射炮。

随后又将四门高射炮,直接下发给了防空营。

防空营,是独立旅当中,唯一一支拥有对空作战能力的部队。

而此次战斗,日军出动了三个旅团,并且其中好有日军王牌第四旅途。

那么在敌我双方交战过程当中,必然少不了日军轰炸机的袭击。

进一步增强防空营的实力,对当下独立旅而言极为迫切!

……

转眼两天时间过去。

炮团和防空营已经完成了战前布防,装甲营在陈凡的调度下,也已经蓄势待发,做好了充足的战斗准备。

正所谓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

这场战争,陈凡决心让自己手中装甲营这张王牌,发挥出它真正的威力!

当前装甲营的二十九辆坦克,全部安安静静的停在独立旅战士们挖出来的防空洞中,只能陈凡一声令下,它们便是二十九头出笼的猛兽!

这天晚上,独立旅情报处处长,恭敬的出现在了独立旅指挥部内。

“报告旅座,根据情报处这两天从各地收集到的消息来看,目前日军第四旅团距离我安南县城已经不到两百公里,预计再有五天时间即可抵达我安南城下。”

“日军第七混成旅团,以及日军第十三旅团,分别刚刚从北源县城和平安县城出发,这两股日军大概在七天后抵达安南城下。”

情报处长向陈凡汇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