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女频小说>农门坏丫头> 第142章 每人心中一本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每人心中一本帐(1 / 2)

刘稻香心里贼笑不已,很想摇着刘智胜说,快些分家吧,她可是很巴不得呢!

分了家,她就可以买房买地买小丫头伺候着,让自家老娘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还要把疼她的那位便宜外婆给接来一起住。

是的,尽管她只见过一面,尽管,她的便宜外婆只是不停唠叨着,还有两只鸡没吃,等她下回去了,就挑最大的一只杀掉。

刘稻香代替原主承了她老人家的情,那份沉甸甸的,无私的,经年累月攒下来的,厚厚的亲情。

“哎呀,堂哥,咱家的产业都看得到,家里上等良田三十亩,旱地十亩,咱奶这几年常去问里正可否有人卖田,她想再添点,想来,她老人家手上还是攥了些银钱的。”

三十里村的良田并不多,其中有一半是在有钱的乡绅名下,刘家已占了三十亩,村里可是有一百多号人,想买良田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

刘智胜问了句为什么。

刘稻香便把这理由告诉了他,又道:“你也看到了,我们这边靠着山呢,良田哪里是那么好得的。”

有银子也不好使。

刘智胜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

刘稻香的眼里一道流光划过,又笑了:“其实吧,堂哥你若寻了机会,到是可以劝劝咱奶把良田买在别的村。”

难道自家奶手上真有不少银钱?

刘智胜的心里升起一大团乌云,因为,这些年,他爹念着下面的兄弟妹妹们不容易,每年只是拉了些干货和谷子去了府城,并不曾找刘齐氏要过银钱。

当然,他的父亲刘喜贵这些年也没拿银钱给过刘齐氏,便是送回家来的礼,也是主子们赏了攒下来的。

“奶手上应该银钱不多了吧,咱小叔还在念书呢,不然,我到是可以劝劝奶去府城买些良田,那边良田山少田多,

就是贵了点。”

刘稻香心里一动,不知那边的良田几多钱一亩。

她心里这般想,嘴里就把这话给带出来了。

刘智胜心里越发沉得利害,自家奶真的有不少银钱,不然,为何自家这小堂妹都会关心那边良田多少钱一亩。

他自然不知刘稻香手里有钱,她有她的盘算。

“咱们三十里村这里是六两一亩,县城的是七两一亩,府城那边大约是八两,靠近运何的州城是十两一亩。”

他说这话是试探。

试探刘稻香的反应。

是的,在他的眼里,刘稻香是个精明的小姑娘,他心里并不喜,因为,这让他觉得自已的妹妹刘巧儿,变蠢了!

刘稻香暗中算着自己手上的银子,她还有一百四十多两,再过一月,又能添上差不多四十两,到是可以去县城买二十亩良田,只是她又嫌弃买二十亩良田有些少,又因没分家,还不如买套小院出租。

她知道刘智胜在暗中打量自己,但她并不在意。

她只在意,她的钱能不能生出更多的钱崽子。

连山镇的院子有限,她也没有那能耐去买块地皮子建院子。

等等,是乎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她的心情好了,连带有些热乎乎的火风都变得温柔起来。

九月,是属于秋老虎的,是最热的时节。

“堂妹,奶会不会嫌太贵了!”刘智胜见她先是皱眉思考,后又脸上扬起了开心的笑容。

果然,如他所猜一般,他奶的手上攥了不少银钱。

他已经不需要再向刘稻香问明白了。

“我不知道。”刘稻香回答的很认真,坐在廊下掰着小指头算着:“咱家三十亩良田,十亩旱地,我听爹爹说过,旱地一年大概能有九两,咱家的田是上等良田,这个村里的大伙儿都知道,大概一亩能产三石左右,谷子是三

个半铜钱一斤,一年能收两回稻谷,但我不会算。”

她仰起头懵懂地问刘智胜:“堂哥,你说咱家一年有多少收成?”

她不是不会算,而是不想让刘智胜发现。

刘智胜目光闪烁,心里快速的计算着一年到头,刘齐氏的手里能捏着多少银钱。

刘稻香小手托腮心中冷笑,她早就算出来了。

一石谷子是一百二十斤,三石就是三百六十斤。

大概一年是七十五到七十六两银钱的样子。

刘智胜今年十三岁,这般一算,刘齐氏的手里岂不是有千两银钱之多?

“哦,对了,奶每年都会被那些乡绅家请去教女红,听说,一月就有三两。”

一年岂不是有三十多两。

难怪他奶的底气那般足,难怪自家小叔要钱要得那般理所当然。

即便是交了各种杂税,一年下来,依然还有一笔不小的数目。

刘智胜的心情很坏,他面上依然堆着笑容。

只是这笑容怎么看都很假。

“你是个懂事的娃,莫怨咱奶,四叔念书每年都要不小的开销,更何况咱小姑年纪尚小,奶还得操持着。”

刘稻香懵懂地笑了。

她自然心里明白,他这是拐着弯的挤兑刘旺贵与刘小兰花钱大手大脚。

同时,她知道他想听到什么。

“是呢,咱四叔经常要二伯或二伯娘给他带花销去镇上。”

刘智胜的衣袖口抖了抖,刘稻香小手托腮微微眯眼,怒了么?怒了便好!

“四叔很忙?我平日在私塾念书,到不曾有四叔这般忙碌。”

刘稻香笑眯眯地答道:“不一样,咱奶说了,四叔后年便要下场应试了,若能中了生员,咱家的三十亩良田,一年要省个十来两银钱。”

大周朝的秀才除了每月可领禀粮,其名下,可以有五十亩的免税良田,为的,便是让这些秀

才们能安心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