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女频小说>农门坏丫头> 第257章 准备盖新房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7章 准备盖新房子(1 / 2)

二月二,龙抬头。

刘三贵这一日沐休留在家中,中午吃过饭后,一家子围在火盆子边。

即便是二月了,依然还是很寒冷。

刘稻香听了刘三贵的打算,原来,他是想着趁着春耕生产还没正式开始,先请人挖好地基。

盖个大院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大概差不多要花一年的时间,中间还要时不时的停下来,一个是把屋子晾干些水气,二个,也是忙着要双抢(双抢是夏天收完谷子后,又接着插秧,等到秋天能再收一批),三十里村一直是一年两季收成。

“爹,咱们盖这么大的院子,怕是得要准备不少的活儿,您还要每日去镇上念书,娘管着两个弟弟,都没有精力去管别的事,外婆婆的年纪又大了,我跟姐虽然能帮上些忙,只是有些事并不适合我们去办,而爹爹也不能因为家中要盖房子而耽搁了学业。”

张桂花先是有些想不明,刘稻香这么一说,她一下子通透了。

“我觉得咱闺女说得对,这事儿还真不好办,若是请人帮忙,也不好老去麻烦人家,若是给人家开俸禄,这也不好说,因为,也不是天天得往外头跑,当初,老宅那边盖院子,全靠咱爹一个人忙里忙外,就那样,咱奶不是还买了两个跑腿的下人吗?”

张桂花是典型的古人,她觉得家里有钱了,置办产业买下,就像现代人买车、买房、买家电一样,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对于买下人,她也没有什么圣母想法,想着大家都是穷苦人啥的。

陈氏在一旁也道:“三贵,依我看,是该先买几个下人,不说旁的,就光说你买东西回来,这也得人帮忙看着吧,你要念书,总不能家里少买了几口青砖,你也要亲自再跑一趟吧,这种琐碎事可多着呢,还有,即然起院子,那这些泥水工的一日三餐也是要包了的,这得请人做

饭吧,好吧,就算请村里人帮忙,那买菜一事呢?更何况,盖个院子又不是像喝蛋汤。”

她的意思是,不会像喝蛋汤那般容易,哧溜一下,就喝下去了。

刘稻香对盖院子的事两眼一黑,很抓瞎,又想着当初修葺这老院子都很忙,那新院子自然更加事儿多。

“爹爹,可有寻到烧好砖的窑子?”

“这个不必担心,高九应承给咱家介绍个可靠的,我今儿想趁着休沐把事儿定下来。”

刘三贵中了秀才后,郭修凡对他的要求越发高了,他自己以前走过的弯路,每每刘三贵遇到后,总会及时出言提醒,使得刘三贵十分感谢的。

又因他如今中了举子,只单独在家教几导三四名学生,不但收入增加了不少,还松快了许多。

再加上随着他身份水涨船高,家中也渐渐有起色。

“对了,二月十八是郭老夫人的寿辰,桂花,你还得打听一下看准备什么样的礼合适。”

张桂花问:“可是满五十整了?”

老人做寿,一般都是男做进,女做满。

男的做虚岁,女的做满岁,这也说明,郭老夫人今年二月十八满五十岁。

“是呢,且不说这事。”刘三贵心中惦记着盖屋子的事,又跟刘稻香商量:“我上回去高九家拜年,就这事询问过他,单建一个三合院,只盖主屋和东西房,外加耳房,就要差不多十五万口砖呢。”

他又把与高九细细商议过的事说了出来,再次说道:“光建主屋就要花掉一百五两银子买青砖,还不包括屋顶用的琉璃瓦片。”

“咋就这么贵,那青砖不就是泥巴烧成的吗?咋要一文钱一口?”张桂花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刘稻香也没想到这么贵,又想起自家便宜老爹的先前的提议,笑道:“不如先建主屋吧,西跨院先建我和姐姐的屋子,这样,要不了多少几百

两。”

刘三贵摆摆手,答道:“咋不要,一个正屋就要一百五十两,加上你们两个的,还要建客院,还有倒座仓库之类的,这些都是要建好的,一算下来,怕是要七八百两纹银呢。”

刘稻香想了想,说道:“爹,不如这样吧,先建好主院,这个大概要一百五十两银子,再在西跨院先建一座屋子,我与姐姐一人住一间,剩下的留待以后慢慢建,一年建一点,到时,咱弟弟妹妹们长大了,也刚好够用,不拘非得现在建,还有南倒座可以留待下半年再建,到时,咱家的鸡又可以生蛋了。”

这样一来,手头也不会太紧。

其实,说到底,她对于古代的物价还是不够清楚。

因着之前刘齐氏那边听说只用了八十两银子,她想着三百两怎么算都够了,谁知这建院子就是个无地洞。

“要不,咱们的地基用青石板吧,这个便宜又结实。”刘稻香想着,盖个房子要这么多钱,不如干脆用最好的青石坐地基,怎么折腾都不会用坏。

刘三贵伸手猛拍后脑勺,说道:“是啊,咱们这边山头多,青石板也很便宜,三尺长,两尺宽的青石块也不过十文。”

而一个用青砖的话,绝对不可能只这个数。

“爹,咱们先把主院盖起来,盖好了挤挤也能住着,再慢慢盖旁的屋子。”

刘稻香想想,觉得她家的这个院子怕是要盖好几年。

“即如此,那我不必请太多人,只要在秋收前把主院和南倒座盖起来就行了,剩下的,可以留到明年再盖。”

南倒座是必须要盖的,万一家中来了客人,难道让人家站在院子里吃一晚西北风?

那是不实际的。

“爹,咱们要不单独划块地盖个大仓库吧,不说将来良田里的出息要堆放,就是从村里收上来的红薯也是要搁置的。”

说起这事,刘稻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