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女频小说>农门坏丫头> 第449章 最是明白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9章 最是明白人(1 / 2)

“娘!”刘稻香娇声与她撒娇。

“闺女我再如何脸皮厚,那也是你的闺女,亲生的!”

张桂花被她的话给气乐了,伸手往她后背上一拍:“就你这小嘴能说会道,我说不过你,总成了吧,快些拿些银子出来孝敬娘亲。”

“得令,回头就让青梅给您送去。”刘稻香一番作态,让张桂花才来没久的忧愁已发作空气了。

“娘,您哪天去银楼?是不是藏珍阁,闺女听说那里的头面最最好看。”

刘春香一听来了精神:“娘,二姐最有钱,您只管去那里,要挑最好最贵的,反正二姐会孝敬您!”

完了,觉得这话儿怎么听着有些不对,她又补了一句:“闺女也孝敬,孝敬所有长辈,不过,闺女我比不过二姐这个钱仓,所以,只能平日里时常买些可口的点心孝敬爹娘,孝敬小舅舅、小舅妈,还有最疼我们的外婆。”

陈氏听得直乐呵,大外孙女孝敬四季衣裳,二外孙女孝敬头面首饰,三外孙女孝敬绵软糯香的点心。

她真想告诉老天爷,还想再活几百年。

当然,陈氏也就只是这么想想,做做白日梦,当不得真。

张桂花听着她们说着说着,就说到藏珍阁哪个头饰好看,哪个更精致,刘春香到现在还在懊恼,当时应该把那两个喜欢的珠串同时买下来。

刘三贵在一旁听得直点头,自家婆娘真会教崽女。

家里的女人们说到最后,最后决定明日一起出府,顺道儿去吃吃美味斋的东西,逛逛青州城最有好的藏珍阁,最后,去刘秋香的巧云绣坊挑合意的料子。

一直被当成壁柱了的刘三贵,在心里默默地算了把时辰,估摸着这一屋子的女眷们,大抵是要早上太阳刚升起就会出门了,然后,踩着点儿回府吃晚饭。

他在心里琢磨着,自己明儿是不是偷得浮生

半日闲,约上三五同窗,小酌一番?!

刘稻香她们可不知自家亲爹心中的小九九,一个个说得兴奋极了,最后果然如刘三贵所预料那般,一致决定,明儿一早去正街上寻间味道好的早餐铺子吃早点。

如此一来,第二日,刘稻香她们便在外头耍了一天,在早餐铺子吃了点心,就先去了卖胭脂水粉的地方,再去了刘秋香的绣坊,于是,这一上午便过去了,吃过午饭后,又小憩了一会儿,一下午,这一群老老少少的女人们,全都泡在了藏珍阁里。

为此,刘稻香没少出血,当然,最壕的还是丁月桂,谁叫她嫁了个穷得只剩下银子的夫君,一出手那叫一个阔绰,每个两套上好头面,还有各种金项圈、银项圈。

对此,刘稻香十分无语,就不明白,这个洋舅妈,咋就这么热衷给晚辈们买项圈。

当她看到被婆子抱在怀里的轩哥儿时,刘稻香默默收起了对自个儿的同情,看看拿十分同情的小眼神瞅瞅轩哥儿,再看看他身旁的那小箱子,没有十个也有八个,金的,银的,双鱼的,响铃的,如意儿的,平安富贵的……

花银子的时候,日子过得实在太快了,就那么唆的一下,一众老少女子们还没买过瘾,已经到了黄昏时,家中的管家已差人来问,众位主子们是在外头用了饭回去,还是回去吃饭呢!

陈氏有点上年纪了,再加上受寡的那些年日子过得十分苦,因此,她的牙口一直不是很好,外头的东西不如府里下人们做得合口味,她便开口说自己要回去吃,家里的饭烂些,好嚼。

丁月桂本想在外头吃,见婆婆如此说,想了想,便说让张桂花带了孩子们在外头用饭,她陪婆婆回去用饭。

张桂花自是不同意,即然是一起出来的,那便一起回去,就说她也回去,

让刘稻香三姐妹带着浩哥儿、瑜哥儿还有轩哥儿在外头用了饭再回去。

没有长辈们的镇压,三个小魔头十分高兴,把小脑瓜子点得跟捣大蒜头似的。

刘稻香也不娇着他们,由着他们三个在地上乱跑,只让婆子们不错眼的看着。

一直玩到街上灯火通明,这才在三小只不情不愿中踏上了回府的路。

如此,在府中休息了两日,把该归整的都归整了,又造册锁进库房,张桂花这才带着崽女们回了三十里村。

回老家的那几日,老天爷难得赏了脸,一路晴到底。

刘稻香一家是踩着红通通地落日,慢悠悠地到了家。

才刚一到家,便有管事来回禀红薯收得如何了,也有庄头抱着册子来见主子的,自是要盘算这一年的开支与收益了,这些都要交给主子自己看的。

更有听到消息,闻风而来的黄大奶奶与刘孙氏、李三婶。

刘珠儿的婚期已不远了。

只因对方这一次并不曾中举,因此,两家商议了一番,不如早点成亲算了。

好歹有个秀才的身份,能有三十亩免税田,家中的嚼用到也够了。

黄大奶奶与刘孙氏自是去寻了张桂花说话。

再说刘珠儿先跟着刘稻香去了她的院子里。

“我娘听说你们要回来住一段时日,高兴得不得了呢!听说婆子们打少院子,收拾屋子,她还不嫌臊地跑来看了又看,生怕这些婆子手脚粗笨,没有收拾干净。”

自从刘仁贵不念夫妻情份后,刘孙氏似乎一夜之间就想通了,她的后半辈子只能靠儿女。

刘稻香闻言脸上扬起真心的笑容:“如此,便谢谢二伯娘了。”

“她知道了,准乐呢!”刘珠儿笑答。

刘稻香又问了她的亲事,为何又改了日期出嫁。

刘珠儿叹道:“我年纪本就大了,难得说上一门好亲,也亏得那家人

真心,愿意挨上一两年,这才结了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必读小说